低代码产品如何优雅选型
2022-10-18 13:45

凭借更高的效率、更快的交付,低代码开始广泛应用于企业各类软件项目开发。如何优雅准确的选择合适的低代码产品并与传统开发有效搭配成为每个技术经理的必修课。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这里将软件开发按照难度从低到高统一分为3类:无代码开发、低代码开发以及高代码开发。其中,无代码开发是指类似智能表单、智能表格这样的不需要开发人员编程的开发;低代码开发这里指的是狭义上的,采用类似模型驱动这样技术的,需要小范围编程的可视化开发;高代码开发则指传统意义上的编码开发。
同时,我们也将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场景分为3类:核心业务场景、持续非核心业务场景、临时非核心业务场景。其中,核心业务场景指的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应用场景,比如工业企业的MES、互联网企业的内容平台等;持续非核心业务场景指的是企业持续运行需要但不依赖其生存的场景,比如工业企业的库存管理、互联网企业的CRM系统等;临时非核心业务场景指的是企业运行过程中临时产生的场景,比如企业OA的数据填报等。
对于第一类核心业务场景,如果企业规模大或者有条件的应当选择高代码开发,当然也可以选择高配的低代码产品进行私有化部署。如果选择后者,则在技术标准的选择上应当侧重稳定性、可定制性以及外部集成能力。
第二类持续非核心业务场景,如果是跟核心业务系统进行集成的,则应选择高代码开发或者高配低代码产品,反之则可以选择无代码产品或者低配低代码产品。前者重点关注稳定性和扩展性,后者关注开发效率和易用程度。
第三类临时非核心业务场景,则可以直接选择无代码产品或者低配低代码产品即可,技术标准关注易用性和开发效率。
当然还有一类通用性较强的场景如财务软件、代码管理、知识库管理等。这类场景直接采购现成软件即可,不在本文选型范畴之内。
总之,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场景才是低代码开发的主战场。且业务需求越短期、变化越频繁,低代码产品的生产力优势才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