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平台中的编码扩展
2022-11-27 02:49

用户在实际使用低代码平台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特殊的页面交互、系统集成以及高并发的操作无法满足业务需要最终弃用平台。此时往往需要低代码平台提供编码功能让拥有一定编码能力的人员手动编码解决,因此,编码扩展的好坏也成为低代码平台优劣判定的标准之一。
低代码平台需要提供怎么的编码扩展呢,目前业界有如下从简单到复杂的3种解决方案。
方案1、集成外部的API和页面
开发人员将低代码平台无法实现的功能开发城单独的API或者页面,然后通过低代码平台的API和页面集成功能集成进去。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开发人员无需了解低代码平台,而且技术栈上也不受限于平台,但缺点是API和页面均独立部署,提升了维护复杂度。 ** 方案2、内嵌代码**
开发人员通过低代码平台提供的代码编辑器内嵌代码实现业务和功能,如通过JS脚本定制页面交互、动画,python或java脚本添加特殊协议等。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维护简单,并且可随低代码项目一并上线部署。不过缺点就是开发人员需要同时具备编码开发和低代码开发能力,并且内嵌代码与低代码平台绑定,影响其复用。 ** 方案3、插件化或模块化集成**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提供的插件或者模块机制,以开发插件/模板的形式,将外部开发的组件或者API集成进低代码平台,常见的插件/模块有数据源、连接器、组件等。此种方案需要开发人员除了具备编码开发和低代码开发能力外,还需要对低代码平台的插件/模块机制有所了解。但此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将编码开发与低代码开发进行了解耦,从而实现了编码产物的复用。